当前位置:

斯里兰卡,一朵带刺的鲜花

时间:2015-03-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分类:北京花店

  • 正文

斯里兰卡,一朵带刺的鲜花 袁越 提起斯里兰卡,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一个又穷又破的南亚小国? 先来看几个数据:斯里兰卡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两个台湾省,人口总数2200万,和台湾差不多。2014年斯里兰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0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99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似乎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国,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大错特错!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干净整洁的现代国家,基础设施齐全,公路网覆盖全国,道路质量堪比欧洲,民生方面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南亚,比相邻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强太多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凡是去过斯里兰卡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到处都是鲜花的国度。斯里兰卡人信佛,花是献给佛祖的最好的礼物。斯里兰卡人爱笑,他们的笑容永远像鲜花那样灿烂。翻开任何一个斯里兰卡旅游者的照相册,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张当地人冲着镜头微笑的特写。 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这个国家的历史,你会发现斯里兰卡这朵花的花瓣里有一根尖锐的刺。这个如鲜花一般美丽的佛教国家竟然打了26年内战,从1983年一直打到2009年才结束。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约有8-10万人死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从表面上看,交战双方是斯里兰卡政府军和闹分裂的猛虎组织游击队,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种族冲突。政府军代表僧伽罗人,他们占斯里兰卡人口总数的70%左右,说僧伽罗语,主要居住在岛的中部和南部。猛虎组织则代表泰米尔人,只占人口总数的12%左右,说泰米尔语,主要居住在北部和东部。除此之外,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基因证据都表明,这两个民族实际上来自同一个祖先,双方从外表上看根本分不出来,基因层面更是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问题是出在宗教上么?僧伽罗人信佛教,泰米尔人信印度教。双方因为信仰不同而相互仇恨,这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戏码。但是,这个说法也有问题。众所周知,佛教和印度教都诞生于印度,双方在教义和礼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有几百万个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也是其中之一。传统佛教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佛祖释迦摩尼本人反对偶像崇拜,不提倡祷告念经。换句话说,这两个原始宗教本质上非常相似,都没有那么排外,和现代的基督教、天主教或者伊斯兰教等宗教有着根本的差别。 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貌似都可以用来解释斯里兰卡内战,但却又都禁不起深究,这就是斯里兰卡内战最奇特的地方。 说到战争,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了,只有局部地区有过一些零星的小规模战斗,尤以中东地区和北部非洲最为集中。这两块地方都是伊斯兰教的重镇,于是有很多人把这些局部战争的原因归结于伊斯兰教,认为这个宗教本身存在某些特质,导致其信徒比较爱走极端。 这句话貌似有道理,但实际上这个结论对伊斯兰教是不公平的。伊斯兰教并不比其他宗教更爱走极端,这实际上是几乎所有现代宗教的特点。而且,这个理论没法解释斯里兰卡,这可是一个佛教国家啊!在很多人看来,佛教几乎可以和“和平”划等号了,怎么会卷入到内战中去的呢? 如果大家尝试着在脑海里画一幅“世界武装冲突热点分布图”,你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部分冲突热点地区都是前殖民地。很多人忘记了,仅仅在100年前,世界还远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地球上的绝大部分陆地都被少数几个欧洲列强瓜分了,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原住民都是被来自欧洲的异族统治着。拜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赐,当时的欧洲要比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要发达得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远在亚非拉之上。甚至可以说,是欧洲人为现代社会制定了游戏规则,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举例来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火车、汽车、飞机、钟表……以及各种科学知识,包括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看法,都来自欧洲。我们今天热衷的娱乐活动,包括电影、电视、体育比赛、流行音乐……也都源自欧洲。不但如此,关于人类社会的很多基本概念,包括国家、民族、宗教和民主制度等等这些概念当初都是欧洲人率先发明出来的,然后通过殖民的形式强加给了亚非拉地区的原住民。 斯里兰卡就是一个典型的前殖民地国家。这个岛早在1505年就被葡萄牙人占领了,当时中国还处在明朝中叶呢。在此后的450多年时间里,斯里兰卡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经济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殖民者毕竟人数太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斯里兰卡的文化结构,以及斯里兰卡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其结果就是欧洲人带来的新思想在斯里兰卡水土不服。等到欧洲人撤走,斯里兰卡宣布独立之后,两者的矛盾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这就好比一个21世纪的软件运行在一个20世纪的硬件之上,时间长了肯定会当机。 斯里兰卡的内战,以及很多前殖民地国家爆发的区域性武装冲突,就是这么来的。 ---------------------------------------------- 上述文字只是一段提纲挈领的描述,我在本期《三联生活周刊》上用了45000字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上述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敬请关注。 相关的主题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