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买花网 朋友鲜花(40) “援外”赞歌 钟旅安

时间:2015-03-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分类:北京花店

  • 正文

 《真正的当代英雄》,从题目你就可以揣摩出作者真的被他们的事迹所征服。至此,我便想起魏巍的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从遣词造句到文章的立意,我们都可以觅到那篇宏文的影子。恩波从青年时代就推崇魏巍,后来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恩波的作品,洋溢着魏巍革命军人般的火山激情,表现出豪迈阳刚的审美追求。

“往天线幕上看看吧,更叫人惊心动魄。150多斤的小伙子,在蜘蛛网般的天线上轻巧地穿来穿去。”是呀,在百米高的天线上一呆四五个小时,有时七八个小时,你想该有多么辛苦,然而我们的天线工却身手矫捷,像高空杂技表演。


作家给我们再现了各色不同的援外工程技术人员形象。他们栩栩如生,表现新时代援外人员的神采风貌。毛主席曾说过,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郑恩波“劳动化”的过程,使其精神蜕变升华,因而他笔下的援外工程技术人员形象是贴近生活真实的。角色转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第一,题材新颖。本书为报告文学拓展了新的题材领域。“援外”生活,新靓读者眼球,能别开生面,这特别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瞿文良

    《春华秋实》跋文里恩波这样披肝沥胆:“我对美丽的阿尔巴尼亚、兄弟般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伟大而珍贵的中阿友谊以及阿尔巴尼亚语言与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赤诚,跟基督徒对上帝的虔诚没有什么两样。”  

韩峰,可是中国技术人员里“第一号大好人”。51岁的他,职务为执行经理,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能踏实守诚。每天清晨,在异国工地的草地上,踱着圈子以运筹一天的工作,整个一支队伍,让他调度安排的稳妥有序,有章有法,他是现代“活韩信”。韩峰干练从容地处理所谓“少年事件”,事关涉外,他冷静镇定,因为他见过大阵势,所以成熟果断,讲原则识大体。是援阿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序一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所写

C、年龄:正值于“不惑”又接近于“知命”之年

其三,角色巧妙。身为学者和翻译家,作者低调做人,将目光沉静下来,从援外技术人员的视角来观察,贴近人民,书中人物有血有肉,各有各的样;

 

      郑恩波以此书隆重纪念中阿建交65周年和留学50周年



   序二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所写



D、绰号:“七十三行”

人同此心,技术人员的情怀也赢得异国朋友的尊重。不少阿尔巴尼亚工人,把自己庭院中结的李子、无花果、香瓜等果品,一袋袋送给我们这些援外人员。这许多感人的故事,都被作者荟萃于本书之中了,读者会有一分感恩的。

A、身份:中国工程技术人才第一号人物

在笔者看来,这部报告文学新作,较比二十年前他的《来自南斯拉夫的报告》更显得沉静老到,已步入绚丽多彩之后的亲切朴素的境界,是成熟的报告文学佳作。

F、其父,高玉林,是我国第一代天线工,颇有王进喜的气质

    作者在本书的“工程竣工感言中”说,凡是涉及中阿友好与合作的事情,他总是“二话不说”。这或许有历史的渊源。因为人的思想行为,都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与国度。郑恩波虽说谙熟三门外语,几次赴阿尔巴尼亚等国留学和工作,但他的情感思维始终秉持中国人传统做人之道:耿直做人,忠于职守,知恩必报。

其四,抒情灵动。作者濡染文坛五十余载,他那扎实的文笔,使异国的山水与援外生活形神毕现,作者仿佛在散文诗的海洋里翱游。

再说说《金光闪闪满天星》。在援建采立克发射塔即将完工时已是秋天了。德沃利的田野,让作者捕捉了足以让读者审美移情的诗兴,大段优美怡人的诗情华章,感人地表现了两国人民的友情;不,应该是作者同阿尔巴尼亚五十年金子般情谊的沉淀,那些个日日夜夜,滞留了作者的青春激情——多少梦寐求索,多少理性感知,多少文学情怀,瞬间,都倾注在这动情的文字之中。恩波有着慈善的心肠,他衷心希望阿尔巴尼亚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行文于此,我不由得再次想起周总理对恩波的谆谆嘱咐。

    《王局长和他率领的队伍》这一章,重彩浓墨描绘了新时代广播发射行业的精英群像。这是一支由中广公司、无线局和设计院三个单位的技术尖子组成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有组织,有素质,能吃苦,见过大世面又是颇为识大体的当代援外群体。

《中华民族优秀之花》一章,集中笔力写了两个“点”,韩峰和张世民。

 

    再后来郑恩波坐科“翰林院”,从事中外文学研究与翻译。他的译笔信达而雅,像卡达莱的小说《亡军的将领》,阿果里诗集《母亲阿尔巴尼亚》等译著,被著名学者吕同六高度评价,填补了中国阿语文学的研究空白。大翻译家戈宝权、高莽也对郑恩波的工作赞誉有加。在阿尔巴尼亚文学译、介方面,郑恩波是开拓疆土的勇士。后来,他又翻译了多部阿语电影作品。

              

与韩峰相映成趣的是张世民,他乃是一个活雷锋,在他身上可觅见老一代工人王进喜的影子。这一段渗透了作者的政治和道德价值取向。


                                

书中还几次写刘劲松这一角色的影响力,有她的召唤,成群的阿尔巴尼亚工人捋顺朝阳。刘劲松和杜钧还时常给当地阿国工人做中国饭菜,惜别阿国要回国前夕,杜钧将自己的衣物赠送给阿国的孩子,让异国中年男子为之动容。中国“女人花”,方才是缔造友谊的美丽天使!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和东北朋友钟旅安几乎同时都想到了郑恩波,都在为赞美郑先生而写作。在我写出上期博文《四十来年崇敬在心 一朝相见激情澎湃》之后,仅隔一天,我就收到了钟老师寄来的两本书,一本是由钟旅安参与主编的《熊岳高中校友诗歌选》,作为校友,书中就有他的19首诗歌,还有郑恩波翻译自阿尔巴尼亚两位著名诗人的长诗;另一本书就是郑恩波去年新出版的著作《我与阿尔巴尼亚的情缘》。


 
                           扉页上钟老师的题赠

请允许我勾勒各章节的大概情况,夹叙夹议来体会本书以上的特色。

《能人高国起传奇》像司马迁《史记》那样传写人物,典型才富于魅力,印象才特别强烈。不同的是,司马迁善于用军政等重大题材表现人的神奇特色;而我们的郑恩波则擅长用日常生活题材,从文化的视野翔实叙说,使人物平凡中显出不平凡来。两个“平凡”,其内蕴涵义是不同的。请看静态版简写的高国起传略——

    其二,方法得体。本书以事件为经,拿人物作纬,贴切地讴歌了富于进取的新时代;

 


                                              
                                                                  封面里折页上作者照片和简介

 

《万绿丛中两点红》是全书中柔情的慢板。数十人的队伍,有这样出色的两位女将,就显得格外靓眼。刘劲松,主任职务的她是带领大家工作的中层领导,她已是一位12岁女中学生的母亲了。女性的魅力在她身上散发。一天工作忙完,男工们都在等待刘劲松与助手杜钧给大家准备夜宵。当然还要烧好洗脚水,端给大家,队伍中飘溢着家的温馨。这就是我们两点“中国红”。

 本篇文字,既刻划了人物的文化心理,又形象地描绘了中国技术人员在国外的艰苦生活,突出了这个群体崇高的精神人格,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之花。那么,郑恩波的妙文,就是援外的“平凡史诗”。


                               
                                                             序三  钟旅安所写的评论

阿国迷人的秋野风光,与我国工人的劳动和作者真实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里,景与情,物与事,主体与客体浑然相融,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真乃纯净的散文诗篇!恩波的报告文学,又呈现出玲珑温婉的风格,但这是豪迈中的婉约,是质朴之中见清新柔情。

阿尔巴尼亚人亲切地称他为“高尼”

这只是简传,读者还是读读原文为好。

本书由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书名,由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库依蒂姆·扎尼、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和作者的忘年交挚友钟旅安分别作序,钟老师曾经传给我邮箱的评论《“援外”赞歌》即是第三篇序,是专为这部书的第四部分《响彻寰宇的中华之声》报告文学所写的评论。三序之后还有郑先生的长篇自序。郑先生此书正式出版后,钟老师又于今年1月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风格即为道德性》的赞评。本博于此先载发我们东北朋友钟旅安的这篇序,以飨大家,并藉此了解郑恩波这部书的大概。

 

    这样撼动心魄的细节,作者只有与工人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体验得如此真切。文学的生命,源自生活的土壤。任何的虚构,都不能将读者带到情感世界的深处,如果不触及到读者的心灵深处,那怎样与人共鸣呢!郑恩波的作品,确有净化灵魂的作用。《刘绍棠传》是这样,本报告文学佳篇也是这样。

 

         郑恩波《我与阿尔巴尼亚的情缘》和钟旅安的序评

E、综合及特长:善于跟他人沟通交流,包括与阿尔巴尼亚人民;技术革新大“能人”

《山鹰之国出征记》,铺叙大场面,宏观特色突出。2004年春天,应阿尔巴尼亚希雅克广播发射台之邀,我国广播发射战线的英雄队伍出征,开始了援外一年的征程;许多数字,再现了援外“面”的宽度,甚具概括性,让读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结束本文前,让我讲一个细节吧。郑恩波随队在阿尔巴尼亚工作的八个月里,每天翻译工作后进入写作状态。电脑故且不论,就连一张普通的书桌也没有。作者是趴在木板和纸壳箱上急就成章,完成了这十万言的著作,这份忠诚委实令人敬佩。

                           和8幅回营口家乡活动的照片

                          ——评郑恩波《响彻寰宇的中华之声》

 

 

“感言”部分,有滋有味,我研读几遍业已记不清楚了。然而,从简括的文字,我明白了本书之由来和宗旨。事隔40年后,郑先生再次踏上巴尔干这方热土,这里的人民依旧可爱,这里的诗人依旧真诚。透过文字,你会明白作者给“报告文学”怎样的定义,我终于明白,他的作品很合乎文学规范。

 

这是一部有关阿尔巴尼亚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的综合作品集,由中华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如金似玉的人间真情”,是一组中阿友谊之歌,描绘了作者与阿尔巴尼亚文友们的亲切交往;“峥嵘岁月的英雄群像”,描绘和赞美了阿尔巴尼亚不同历史时期可歌可泣、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永世飘香的红色经典”,评论了当代阿尔巴尼亚优秀的文学作品;“响彻寰宇的中华之声”,唱响的是一曲曲援外之歌,报道展现了我国援助阿尔巴尼亚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和精神风貌。全书体现了作者对“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及其人民最真挚、炽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作者与阿尔巴尼亚学友、文友亲密无间的友谊中,也展现在其与阿尔巴尼亚广大工人、农民、市民的真诚交往中。2014年,正是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建交65周年,也是我国大批派遣留学生赴阿学习50周年,郑恩波作为亲历者,特地写作编定了这本书,以此来隆重献礼纪念。

   


                                                
                                                书中前部分配发16页54幅与阿交往活动的照片

作者善于在细致的描绘中表达技术人员微妙的真实心理。比如他们的工作艰苦危险,但“这是不能跟父母讲的”,这种职业的牺牲和委屈,或许不能被常人理解。然而我们的架线人员,这些普通劳动者,以他们博大的胸怀包容了这一切,实在是令人敬佩!

 

       

                                               “ 援外”赞歌

 

《可敬可爱的“泥腿子们”》,描写的是群体形象——泥水建筑工人。这里写了工作场景,也写了人的内心活动,这些泥腿子性格闷实憨厚,又为国争光,有向上的人格尊严。可喜的是作者娴熟置换角色的心态,将工人凸显得可亲可爱,表现出一位老新闻人的风范。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描写普通的人群,应该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学问。

    《披荆斩棘的人们》,是我最爱读的章节之一。作者参与并目睹了中阿文化和经济交流活动。可以说,数十年的不断努力,郑恩波基本做到了周总理当年赋予他的使命,“成为阿尔巴尼亚通”。因此读这样的段落,有洞明世事的感觉。即使你不甚了解中阿交往史,亲爱的读者,你只要浏览这篇文字,你也可以了解到中阿友谊等诸多事情。是的,这部报告文学作品,具有历史专著的特色,因为作者有史学家的识见与气魄。书中,对当代事件的文化背景揭示的一清二楚,让我们获益匪浅。

    特殊的阅历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得郑恩波这部作品真实而且颇具可读性。那么,它耐人寻味的特色又有哪些呢?

    1964年夏,郑恩波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公派到阿尔巴尼亚留学;1969年夏,由周总理钦点,做了人民日报国际部的翻译、记者,开始了十年信使般的宣传工作。这就是二话不说的根源。正如苏武仗持汉节十九载一样,日夜不忘忠诚。那时他的笔名“红山鹰”,用莲花妙笔颂扬中阿友谊,发表了数十篇的文学气氛浓郁的阿尔巴尼亚通讯,那时候,《人民日报》有两只鹰,一只是文艺部的袁鹰,另一只是国际部的红山鹰。

B、肖像:留着稀疏八字胡的大个子,酷似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中机敏剽悍的葛利高里

 

还在去年3月我因事回过一次营口,时间极短,没有几天,却也和钟老师见了一面,得知郑先生有新作出版,这新作就是《我与阿尔巴尼亚的情缘》,钟老师还为其写了一篇题为《“援外”赞歌》的评论,而后他就把这篇评论发到了我的电子邮箱。读了评论,我就盼望早日读到郑先生的新作。而今如愿以偿,我欣喜非常,急切翻读起来。


                                       朋友鲜花(第40期)

 《大显国威民气的集装箱》,充分显示了我国雄厚的工业基础,这是中国人援助外国的物质基础,这让我联想央视最近播放的大型纪实片《大国重器》,此章同样是那样气势恢宏。

请来读读方队那感人肺腑的话语,你会被中国天线工的奉献而啧啧称奇—

                                      朋友鲜花  嘉宾好礼
                                                      ——钟旅安诗文之三十八

买花网
鲜花网

相关的主题文章: (责任编辑:admin)